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何亚非: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

2017-05-15 何亚非 全球治理



作者何亚非系原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4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往来日益频繁,“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一条发展繁荣之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优势何在?中国企业如何借“一带一路”东风更好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中国资本“出海”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看来,“一带一路”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理念,而峰会本身就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的标志性事件。


何亚非主任做客CCTV1 《新闻直播间》栏目


以下内容为何亚非主任接受记者专访时,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以及“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新思路等谈了他的看法。


记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设议题,自主邀请在国内召开的全球峰会,您觉得“一带一路”为什么会受到国际社会如此热烈的欢迎?


何亚非:“一带一路”倡议既关系中国自身的发展,又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倡议,提出后近4年也取得很多成绩。这次峰会作为一个标杆性的事件吸引各国的眼球,我认为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所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还有将近十几个国内新的自贸区建设和实验,都是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提出来的新发展思路;就国际上而言,将促进新兴的国际合作,对全球治理的思想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因为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自身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能够对全球治理指明一条道路,“一带一路”恰恰就是这样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我认为这符合全球化今后发展的方向,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何亚非主任做客CCTV1 《新闻直播间》栏目


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多创新之处,那您觉得“一带一路”新在什么地方?


何亚非“一带一路”倡议有五大核心要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大核心要素有助于克服全球化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因素,能够化解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所产生的“负能量”,能够推动全球化在整个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变化这种大背景下及时的调整方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项目的不断增加,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参与国家老百姓的这种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或者说收获感会水涨船高。检验“一带一路”是不是一个好的倡议,是不是一个新的国际合作模式,要看能不能让老百姓普遍得到好处。我认为全球化不能成为少数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的专利和特权,世界市场也不应该被他们所垄断,必须是以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感为第一标准的全球化新时代。

“一带一路”成全球公共产品


记者: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我们首先想到投资、建设,为什么您认为要把“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联系起来?


何亚非:“一带一路”倡议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经贸往来,而是我们对将来世界的发展、对区域一体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倡议,是对全球治理思想和模式的一种创新。


在全球经济走弱、逆全球化以及民粹主义思潮上升的背景下,全球治理机制却没有及时调整,全球治理的指导思想仍显匮乏。全球治理体系明显落后于全球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自身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给全球治理提供一种思路。“一带一路”恰恰就是国际社会所需要的全球公共产品。这几年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前瞻性、普惠性、包容性和创新性,让很多国家从中看到了全球化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当前全球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何亚非:我认为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各国要平等参与全球治理,确保全球治理的公平、公正、合理。20国集团取代七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的首要平台等,表明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个大趋势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来推动跨意识形态、跨区域、跨领域的全面合作,也一定能够实现“全球善治”。

有望大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记者:除了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还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哪些创新性要素?


何亚非:此前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国家间严重不平等,全球化带来的成果被少数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所掌控,部分国家内部贫富分化加剧“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核心要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全新的文明融合理念,有助于克服全球化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因素,能够化解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所产生的负能量。“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共享,能够将全球化推向一个新时代。根据统计,过去全球化通过贸易自由、减让关税等方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在5%左右,在“一带一路”提倡开放、包容、共享的新全球化下,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达到10%~15%。


 何亚非主任做客CCTV1 《新闻直播间》栏目


记者:中国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何亚非:中国经过两个30年艰苦奋斗,紧紧抓住全球化的大趋势,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每年都超过30%。这是优势其一。

同时,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颇具吸引力。无论是全球化高速前进期,还是遭遇金融海啸巨大冲击的危机期,抑或是如今“逆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成绩斐然。

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就是既向发达国家开放,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开始构建全新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互利合作的国际经济新格局,中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进“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


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治理体系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如何让发达国家买账呢?


何亚非: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经济体,更是一个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大国。“一带一路”所展现的理念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中国自身国内治理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它有很深的根基。


现在发达国家也出现民粹主义上升、社会分歧加大、贫富差距拉大的困扰。“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国家,关键在于它不仅仅是注重经济发展,还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强调通过这一倡议能惠及普通民众。


记者:目前“一带一路”倡议还没有专门的组织化机制。从全球治理机制的角度讲,未来“一带一路”有必要建立某种组织性、常态化机制吗?


何亚非:“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已近四年,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至少有以下几个机制化的资金平台,分别是: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中国-中东欧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中国-东盟海上基金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组织性和常态化的机制。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过程,本身也是我国金融开放战略在亚欧乃至全球构筑影响力的过程。当然,除了经济金融合作体系外,“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机制化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一带一路”的实践中摸索前进,最终它们都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中国还要继续从整体上去积极构建更加全球化、市场化的各类合作框架与合作体系。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